近年来,山东省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教育大省,山东省在高考制度上的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无数学子与家长的心。从2020年正式实施的新高考制度,到如今不断优化的考试与录取机制,山东省高考改革正稳步前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一、高考改革历程与现状
自2017年山东省作为全国第二批试点省份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以来,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2020年山东省全面推行了新高考制度。这一制度取消了传统的文理分科,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加上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的三门等级考试科目。这一改革赋予了学生更大的选科自主权,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山东省高考政策也在不断优化。2024年,山东省高考在保持“3+3”模式的基础上,对选科要求进行了细化,强化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同时,外语听力考试也不再单独组织,而是重新回归到了国家统一考试中。这些调整使得高考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
二、选科制度与专业匹配
在“3+3”模式下,学生的选科组合多达20种,这无疑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选科组合的增加也给高校的专业匹配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山东省加强了对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引导。例如,理工类专业普遍强化了“物理+化学”双选限制,以确保学生具备进入相关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
此外,山东省还积极推动高校完善选课走班制度,以适应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需求。通过选课走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考科目进行灵活组合,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等级赋分与考试内容改革
为了确保不同科目成绩的可比性,山东省采用了等级赋分制度。这一制度将考生的原始成绩按比例划定为不同的等级,并赋予相应的分数。这一做法既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又提高了成绩的区分度。
在考试内容方面,山东省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山东省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情境化设计,通过增加学术类、实用类文本阅读比重,加强数学建模能力考查,以及提升物理、化学等科目实验探究题分值占比等方式,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招生录取机制的变化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山东省的招生录取机制也在不断变化。本科批次实行“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96个志愿,这大大增加了考生的选择空间。同时,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的重要参考,也促使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此外,山东省还在不断扩大春季高考的本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技能测试分值占比,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这些变化都使得山东省的高考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五、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山东省高考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山东省能够继续深化高考改革,进一步完善考试与录取机制,为更多学子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考生能够积极适应高考改革的新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高考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的高考制度将会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山东最新高考政策有哪些?
继上海、浙江之后,山东省成为了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因此山东公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备受关注。统考“语数外”、文理不分科、“学考”成绩记入高考,山东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究竟说了些什么,中国教育在线整理8大重点带你看个明白。
1. 2020年整体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
根据方案,山东2017年启动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
2. 高考将采取3+3模式 2020年只统考语数外
自2020年起,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
3. 取消文理分科
“3+3”模式中的第二个“3”是指3门选考科目,对于选考科目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任意选择3科进行等级考试。
这意味着,新高考后不再有目前文综和理综的固定科目组合,考生可以打破文理科的界限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考试也由相同科目的竞争转换为了特长科目的竞争。
4. 高考总分750 由语数外+三门等级考试成绩构成
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等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条件成熟时,可纳入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5. 英语听力有2次考试机会
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在6月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
条件成熟时,增加口语测试并采用机考方式进行,外语科目考试适当增加听说部分成绩的比重。
6.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应参加合格考试,参加夏季高考的学生需参加等级考试。合格考试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级考试成绩原始分为100分,按照等级转换规则转换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合格考试科目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等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考生从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
学生对等级科目的选择有条件限制:一是不得将达不到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要求的科目作为等级考科目;二是要考虑自己选择的等级考科目能否满足高校对专业选科的要求。
7. 2020年起实行“专业(类)+学校”招生录取新方式
与以前 “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相比,改革后,实行“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模式,考生既可以报考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拥有了更多选择权,也增加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专业为导向,先选定自己喜欢的专业,再选择高校。
8. 2020年建立“两依据,一参考” 招生录取机制
自2020年起,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机制。
统一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学生自选的3门学科“等级考”成绩组成;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