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科普将带你了解深圳公务员改革,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并且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

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改革的原因是,现有的公务员任命和升迁模式已无法满足选贤任能和培养人才之需,这项改革的实施,能够淡化官本位、打破铁饭碗,让公务员队伍更专业、更高效、更廉洁。现有公务员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进行改革,这早已是共识,但多年来地方政府在改革上进行的探索,大都是从局部的某一个环节上进行突破,但选择哪个环节却非常关键,如果选得不好,改革就很难深入下去,许多改革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就在这里。深圳的探索精神值得赞赏,但改革能否奏效有待观察。笔者认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应该从以下环节着手。首先是从减少公务员的数量开始。据2006年2月9日《北京晚报》报道,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完成的《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政府公共服务报告》显示,近七成的民众认为目前政府公务员的总量应该减少。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健介绍,中国财政供养人员(包括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数量为4000多万人。按照公务员与GDP的比例指标来看,我国公务员数量大大超出发达国家。想想看,我国公务员这么多,如果十分之一的人想升迁,竞争就会异常激烈,在此情况下,分类管理制度的改革很难承担起淡化官本位的重任。其次是要大幅减少公务员中的官员数量。现有公务员中有多少官员?很难找到权威的统计数字,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阅历:即使在县级政府的这个局那个局,一般都有10个左右甚至更多的副局长,加上调研员、中层的股级正副职干部,数量可达30个,几乎每五个人就有一个官员,他们不但耗费着巨大的财政收入,而且使所有的重要岗位都人满为患,他们哪有动力去选贤任能?谁会去重视培养人才?再次是要铲除导致公务员腐败的制度土壤。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因腐败而落马的官员不是小数字,其中不乏厅级、部级官员。对于这种状况,必须在创新反腐制度上进行改革,而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所起的作用则很有限。比如在摘掉部分人的“官帽”、打破一部分人的“铁饭碗”时,我们用什么办法来保障其公正公平?如果公正公平没有保障,“让公务员队伍更专业、更高效、更廉洁”的目标怎能实现呢?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务员职级工资制改革的具体规定

(一)军队转业干部按本人现任职务套改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如现任职务低于转业时部队原职务的,根据其现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职务套改级别工资,职务工资执行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工资标准。

(二)广州、深圳市的公务员,按下列职务对应关系确定职务工资:市级正职、市级副职、局长、副局长职务分别相当于国务院部委的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处长及以下职务与国务院部委及省政府厅局的相同。级别工资按下列办法确定:市级正职、市级副职分别按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套改,局长、副局长在分别按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套改级别的基础上高定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相应的工资标准;处长及以下职务人员按国务院部委相同职务人员套改。

上述城市机关的巡视员、副巡视员,职务工资分别执行厅局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的职务工资标准;级别工资在分别按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套改的基础上高定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相应的工资标准。

省政府直属副厅局机构的有关人员,工资改革时比照广州、深圳的办法确定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上述高定级别人员调离此类单位或岗位后,按所在单位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级别工资。

(三)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授予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且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按国家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仍保持荣誉的,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适当高定工资档次,其中,原高定一个职务工资档次的,可高定一档;原高定两个及职务工资档次的,可高定两档。因不同事迹受过多项荣誉称号且高定过两个职务工资档次的人员,其高定的工资最多不超过两个档次。因同一事迹同时获得多个荣誉称号的,不得重复高定工资。

(四)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规定的浮动及固定工资政策继续执行。在工资套改时,已经按国发[1993]68号、国发[1983]74号、国办发[1983]40号、国发{1984]77号、劳人薪[1985]41号、劳人薪[1986j100号、劳人薪[1986]105号、人薪函[1992]7号等文件规定固定晋升工资档次的人员,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高定一个工资档次。

(五)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受过行政处分或行政、刑事处罚人员工资套改问题。

1、受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在套改确定的级别基础上低定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低套入相应的级别工资标准,如套改级别为本职务最低级别,在套改确定的级别工资基础上低定一个级别工资档次。

2、受过开除留用察看处分的机关工人,在套改的岗位工资基础上降低三个工资档次,岗位工资在第4档以下的,执行最低工资档次。

3、被判处劳动教养、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人员,处罚期满由单位接收分配工作且仍在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在按新确定职务套改的基础上降低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低套人相应的级别工资标准后再低定一档,如套改级别为本职务最低级别,在套改确定的级别工资基础上低定两个级别工资档次,级别工资档次在3档以下的,执行最低工资档次;机关工人在套改的岗位工资基础上降低四个工资档次,岗位工资在第5档以下的,执行最低工资档次。

(六)正在接受立案或停职审查的人员,暂缓套改工资,待审查结束作出结论后,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七)公务员在取取得国家承认的较高学历后,如其基本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的工资待遇。

(八)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后,机关工作人员考核为基本称职的年度,公务员不能计算为正常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机关工人不能计算为正常晋升岗位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

(九)若干具体问题。

1、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公务员,在其工资办法出台前,暂按本实施办法执行。

2、工资关系未转入现所在工作单位的人员,须将工资关系转入后,再参加工资改革。

3、实施公务员法后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人员,根据任免机关按干部管理权限确定的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套改级别工资。

4、按照公务员调任的有关规定,从事业单位、企业调入机关的人员,根据调入后本人所任职务,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级别工资。

5.截至2006年6月30目按规定应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除经组织批准留用外,均按退休人员相应增加退休费。

八、实施时间

改革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完善机关工人岗位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制,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

九、经费来源

这次工资制度改革所需经费,由财政负担的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分别由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

十、组织领导与实施这次工资制度改革

省直单位由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组织实施,各市、县(区)如何实施,由各市人民政府确定。工作人员增加工资,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附表七至九)。

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执行中央和省的政策规定,严肃工作纪律,不得自行其是,额外增加工资。同时,要切实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确保改革的平稳进行。本实施意见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