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竞赛试题-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各类竞赛如同一座座灯塔,引领着学子们探索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高二数学竞赛试题,作为高中数学竞赛领域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对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严峻考验,更是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数学潜能的宝贵平台。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二数学竞赛试题的特点、备考策略及其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旨在为参赛学子点亮一盏明灯。

一、试题特点剖析高二数学竞赛试题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数学爱好者的目光。这类试题往往超越了常规教材的范畴,融入了高等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如数列的极限、组合数学的深邃、几何证明的精妙等。它们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试题设计巧妙,往往一题多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

二、备考策略分享面对高二数学竞赛的挑战,有效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① 巩固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坚实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应系统复习高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确保每个概念都理解透彻,每种题型都能熟练掌握。② 精选资料:市面上竞赛书籍琳琅满目,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资料尤为重要。建议挑选那些包含历年真题解析、难题解析以及解题思路总结的书籍,有助于快速提升解题水平。③ 模拟训练: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竞赛环境,有助于调整考试状态,提升解题与准确率。同时,通过模拟考试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④ 交流讨论:与同学或老师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难题,分享解题思路,可以拓宽视野,激发灵感。

三、竞赛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参与高二数学竞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首先,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抽丝剥茧,化繁为简,这种能力将伴随他们一生,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都能发挥作用。其次,竞赛经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抗压能力。面对难题的不懈攻克,让学生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对于未来的人生道路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再者,通过参加竞赛,学生有机会结识来自各地的数学爱好者,拓宽了社交圈,促进了学术交流,为未来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四、结语高二数学竞赛试题,不仅是数学海洋中的璀璨明珠,更是青春岁月中一次难忘的探索之旅。它考验着学生的智慧与勇气,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蜕变。正如攀登高峰,虽然路途艰辛,但当你站在顶峰,回望来时的路,那份成就与自豪将化作心中永恒的光芒。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竞赛的机会,勇敢地迎接挑战,在数学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高中数学竞赛题,高手进!

嗯,我也是在研究竞赛的高二学生

令函数=y

若b不等于0

y=(a+sinx)/(3+cosx) +bx

显然左部分有周期,右部分是单调函数

当x→正无穷时 y→正无穷

矛盾,则b为0

所以函数化为

y=(a+sinx)/(3+cosx)

sinx-ycosx=3y-a

由辅助角公式及三角函数有界性

(3y-a)^2<=y^2+1

8y^2-6ay+a^2-1<=0

由题意

方程两根之和为6

6a/8=6

解得a=8

一道高中数学竞赛题,求解答。

以B,C为圆心,以6为半径的两个等圆。求这两个圆与三角形公共部分。

详情如图所示:

供参考,请笑纳。

高中希望杯数学竞赛的试题 要答案一起的哈,嗯越多越好!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是 ( C )

A.0 B.1 C.2 D.3

[解] 当 时, ,因此

,当且仅当 时上式取等号.而此方程有解 ,因此 在 上的最小值为2.

2.设 , ,若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D )

A. B. C. D.

[解] 因 有两个实根

, ,

故 等价于 且 ,即

且 ,

解之得 .

3.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约定每局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2分或打满6局时停止.设甲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 ,乙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 ,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则比赛停止时已打局数 的期望 为 ( B )

A. B. C. D.

[解法一] 依题意知, 的所有可能值为2,4,6.

设每两局比赛为一轮,则该轮结束时比赛停止的概率为

若该轮结束时比赛还将继续,则甲、乙在该轮中必是各得一分,此时,该轮比赛结果对下轮比赛是否停止没有影响.从而有

故 .

[解法二] 依题意知, 的所有可能值为2,4,6.

令 表示甲在第 局比赛中获胜,则 表示乙在第 局比赛中获胜.

由独立性与互不相容性得

故 .

4.若三个棱长均为整数(单位: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564 cm2,则这三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和为 ( A )

A. 764 cm3或586 cm3 B. 764 cm3

C. 586 cm3或564 cm3 D. 586 cm3

[解] 设这三个正方体的棱长分别为 ,则有 , ,不妨设 ,从而 , .故 . 只能取9,8,7,6.

若 ,则 ,易知 , ,得一组解 .

若 ,则 , .但 , ,从而 或5.若 ,则 无解,若 ,则 无解.此时无解.

若 ,则 ,有唯一解 , .

若 ,则 ,此时 , .故 ,但 ,故 ,此时 无解.

综上,共有两组解 或

体积为 cm3或 cm3.

5.方程组 的有理数解 的个数为 ( B )

A. 1 B. 2 C. 3 D. 4

[解] 若 ,则 解得 或

若 ,则由 得 . ①

由 得 . ②

将②代入 得 . ③

由①得 ,代入③化简得 .

易知 无有理数根,故 ,由①得 ,由②得 ,与 矛盾,故该方程组共有两组有理数解 或

6.设 的内角 所对的边 成等比数列,则 的取值范围是

( C )

A. B.

C. D.

[解] 设 的公比为 ,则 ,而

因此,只需求 的取值范围.

因 成等比数列,最大边只能是 或 ,因此 要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必需且只需 且 .即有不等式组

解得

从而 ,因此所求的取值范围是 .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54分,每小题9分)

7.设 ,其中 为实数, , , ,若 ,则 5 .

[解] 由题意知

由 得 , ,因此 , , .

8.设 的最小值为 ,则 .

[解]

(1) 时, 当 时取最小值 ;

(2) 时, 当 时取最小值1;

(3) 时, 当 时取最小值 .

又 或 时, 的最小值不能为 ,

故 ,解得 , (舍去).

9.将24个志愿者名额分配给3个学校,则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且各校名额互不相同的分配方法共有 222 种.

[解法一] 用4条棍子间的空隙代表3个学校,而用 表示名额.如

表示第一、二、三个学校分别有4,18,2个名额.

若把每个“ ”与每个“ ”都视为一个位置,由于左右两端必须是“|”,故不同的分配方法相当于 个位置(两端不在内)被2个“|”占领的一种“占位法”.

“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相当于在24个“ ”之间的23个空隙中选出2个空隙插入“|”,故有 种.

又在“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中“至少有两个学校的名额数相同”的分配方法有31种.

综上知,满足条件的分配方法共有253-31=222种.

[解法二] 设分配给3个学校的名额数分别为 ,则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数为不定方程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即方程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它等于3个不同元素中取21个元素的可重组合:

又在“每校至少有一个名额的分法”中“至少有两个学校的名额数相同”的分配方法有31种.

综上知,满足条件的分配方法共有253-31=222种.

10.设数列 的前 项和 满足: , ,则通项 = .

[解] ,

即 2

= ,

由此得 2 .

令 , ( ),

有 ,故 ,所以 .

11.设 是定义在 上的函数,若 ,且对任意 ,满足

, ,则 = .

[解法一] 由题设条件知

因此有 ,故

[解法二] 令 ,则

即 ,

故 ,

得 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所以 .

12.一个半径为1的小球在一个内壁棱长为 的正四面体容器内可向各个方向自由运动,则该小球永远不可能接触到的容器内壁的面积是 .

[解] 如答12图1,考虑小球挤在一个角时的情况,记小球半径为 ,作平面 //平面 ,与小球相切于点 ,则小球球心 为正四面体 的中心, ,垂足 为 的中心.

故 ,从而 .

记此时小球与面 的切点为 ,连接 ,则

考虑小球与正四面体的一个面(不妨取为 )相切时的情况,易知小球在面 上最靠近边的切点的轨迹仍为正三角形,记为 ,如答12图2.记正四面体

的棱长为 ,过 作 于 .

因 ,有 ,故小三角形的边长 .

小球与面 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为(如答12图2中阴影部分)

又 , ,所以

由对称性,且正四面体共4个面,所以小球不能接触到的容器内壁的面积共为 .

三、解答题(本题满分60分,每小题20分)

13.已知函数 的图像与直线 有且仅有三个交点,交点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 ,求证:

[证] 的图象与直线 的三个交点如答13图所示,且在 内相切,其切点为 , .

…5分

由于 , ,所以 ,即 . …10分

因此

…15分

. …20分

14.解不等式

[解法一] 由 ,且 在 上为增函数,故原不等式等价于

即 . …5分

分组分解

, …10分

所以 ,

. …15分

所以 ,即 或 .

故原不等式解集为 . …20分

[解法二] 由 ,且 在 上为增函数,故原不等式等价于

. …5分

, …10分

令 ,则不等式为

显然 在 上为增函数,由此上面不等式等价于

, …15分

即 ,解得 ( 舍去),

故原不等式解集为 . …20分

15.如题15图, 是抛物线 上的动点,点 在 轴上,圆 内切于 ,求 面积的最小值.

[解] 设 ,不妨设 .

直线 的方程: ,

化简得 .

又圆心 到 的距离为1,

, …5分

故 ,

易知 ,上式化简得 ,

同理有 . …10分

所以 , ,则

因 是抛物线上的点,有 ,则

, . …15分

所以

当 时,上式取等号,此时 .

因此 的最小值为8.